导航:首页 > 工程管理 > 工程成本管理作为独立的专业门

工程成本管理作为独立的专业门

发布时间:2021-08-17 06:43:18

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内容有哪些 (被采纳我会追加分数~!)

(一) 施工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三级成本管理

随着项目经理制的实行现在一般大型施工企业都有许多项目部,由于各个项目部的特点不同,因而公司将大部分权利下放到各项目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便形成了公司——项目部——施工队的三级管理体制。而且项目部就工程的不同而将某些专业工程进行分包(例如在北京许多施工企业仅是施工管理型企业,其工程主要是分包给外地施工队)因而对一个施工企业来说就应建立起公司——项目部——施工队的三级成本管理和核算体系。

(二) 公司的宏观成本管理

公司是全体项目部的管理机构,应从宏观上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因此公司对项目部的总体要求应是符合公司发展需要,甚至以不惜代价牺牲某各项目部的利益而换取整个企业的利益。所以公司的成本控制应站得高看得远,不能被琐碎得事物而拖累,对每个项目部应要求其提供月度报表,来监控各项目部得运行情况。

公司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到外以公司得名义参加招投标活动。在此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就是前面提到的前期成本,对前期成本的管理是要求公司领导班子要有广泛的信息渠道和良好的社会关系。时下获得工程不仅仅是招投标实际上发生的费用,因此公司要从工程的质量、公司的信誉上来减少前期成本的投入。

(三) 项目部的成本管理

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应抓好三个层次的工作。一是项目领导,特别是项目经理和主管工程师应抓好成本的分解,建立横向到部门,纵向到班组的控制网络,落实责任制,加强检查、考核,按期组织经济活动分析,及时制定相应措施;二是相关业务部门按费用额制定开支,加强实物消耗的使用、管理和监督,建立控制台帐,及时提出市场动态分析与对策;三是作业队和班组在确定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控制实物的消耗,建立日核算、旬分析制度。

下面具体从量和价的角度谈谈生产成本、质量成本、工期成本和不可预见成本在施工企业成本中的管理。

1、生产成本管理:生产成本是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项费用的总和。

(1) 人工费的成本管理

人工费大约占工程总造价7-12%,人工费的确定在量和价的确定。若按定额人工价来进行成本管理,非常不可行。因为人工费受市场因素变法大,所以在人工费的成本控制中应抓效率,尽量减少用工,采取新的施工措施和先进的施工机械来提高生产效率。

由于施工企业正在由粗放型向着集约型逐步转化,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又不断增加,城市建筑劳动的主要来源是外施队。但各类以劳务输出为主的乡镇建筑公司的劳动人员有很大的流动性。因此,项目部必须选择一批相对固定的外施队,多招临时工。该做法有利施工企业项目部更好地进行人工费和材料成本的控制。对这类施工队的管理人工费采用承包方式,签订劳动合同。目前承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分项工程单价承包制和建筑面积平米包干制。前一种方式多用于装饰和设备安装工程,后一方式主要用于结构和住宅安装工程。

对于分项工程承包制其单价根据施工定额和市场劳务单价比较容易确定,此方式下的成本管理重点控制在量上,如临星用工和预算外用工。这就要求成本管理人员必须对劳务分包合同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力求做到分项工程单价已包括的工序不再开具工日;其次现场管理工作应尽可能使临星用工和预算外用工降低到最底限度。但该方式存在着临星用工和预算外用工的活口,而加大了人工费控制的难度,为了方便控制可采用在分项工程单价基础上乘以一定的系数进行包干。如:某工程卫生间墙面瓷砖粘贴的劳务单价为22元/平方米,确定临星用工和预算外用工系数为0.1,则该分项工程包干单价为24.2元/平方米。

对于建筑面积平米包干承包制其成本管理的重点在于如何确定平米包干和劳务分包合同条款中平米包干所包括的工作内容。确定平米包干单价必须将单项、单位工程套用施工定额后汇总工日用量,同时将其它直接费所对应的劳务量汇总,然后将以上两部分工日量汇总乘以预测的市场平均劳务单价后再除以建筑面积作为劳务分包合同谈判和签订的基础价格。但是目前施工企业、项目部再进行劳务分包合同谈判和签订的过程中,多以相临工程或类似工程的劳务价格作为参考依据和标准,并未体现本工程的具体特征(如主体结构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中的模板、钢筋、砼的含量)进行分析。该方式的单价为包干价,因此劳务分包合同条款中的劳务工作内容原则上应包括从包干工程开始到工程全部结束的所有工作,再劳务分包合同条款中约定的工作内容就应列全,对于确属包干工程外的临星劳务亦应尽可能的采用包干形式,从而可减少施工过程中计划成本外人工费的发生和双方因合同所产生的纠纷。

(2) 材料费的成本管理

材料费占工程总造价的60-70%左右,因此材料费便成为生产成本控制的关键内容,必须加强材料在预算——计划——采购——运输——签收——保管——领料——使用——监督——回收的各个环节中的责任制。如采取加强检查、考核并与负责人的奖罚挂钩等方式。

1) 材料量、价的确定

建安工程概预算定额计取的成本,反映的是施工企业的平均成本水平。其定额中材料的量、价构成如下:定额量=净用量*(1+损耗率),而单位在编制材料期的价格如下:预算价格=供销部门手续费+包装费+采购保管费=供应价格+运输费+采购保管费。由工程成本总量分解到材料这一块的成本和材料预算成本相比较,分析其差额,再根据市场的情况和工程具体情况来对材料进行采购。从上可看出在量上的控制主要是节约和减少损耗。而对于工程结算时材料预算价格的调整各地不尽相同,如江西允许对钢筋、水泥等主材按照市场价进行调整,北京对材料价格的管理办法是材料分指定价和指导价,指导价又分最高限价和非限价材料。结算时指导价按北京造价信息定期公布的最高价执行,取消发票结算且指导价只计税不能计取其它费用,指定价材料可计费。因此材料成本的降低主要在量上降低。

2)转换机制,加强材料成本的管理

材料采购价的控制首先应尽可能有一支爱企敬业,经营意识强的材料队伍。这是材料采购成本控制的一大保障。在采购前必须先掌握需采购材料量的预算价格、用量和预测结算价格、现行市场价格;对比预算价格、预测结算价格、现行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异,并在调查分析该材料市场供应关系的基础上,确定目标采购价格。原则上目标采购价格应在预测结算价格与现行价格中较低者以下,然后货比三家,在质量、运输服务等方面确定采购地点、采购方式。对于需中长期供货的材料应在调查分析市场行情的基础上,确定一次性订货还是分阶段订货的方式,应注意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做全面衡量。

3)材料包干,管理一体强化材料量的管理

施工项目管理中要使材料的质量有保证、数量能控制就必须加强现场管理,根据成本分解对材料实行包干、管用一体的制度,做到职责明确、奖罚兑现。现在城市建设的施工作业队伍基本上是外施队,由于材料的领用和现场管理、施工的质量、材料的回收等都与外施队有关。这就要求建立合理的机制,现场材料量的管理要调动项目部材料人员和外施队两方的积极性,按施工用量包干,签订材料节超奖罚合同,按节超材料用量的预算价格和合同确定的奖罚比例及时兑现。具体操作是材料进场后外施队和项目部材料员共同就进场的材料的数量和质量签收,数量和质量不符合规定并与进料单不符的,双方材料人员有权拒签,该签单作为公司物资部门与项目部材料价款结算的依据。签收后出材料现场管理与使用均由外施队负责,使得管用一体化,项目部有关人员依据双方共同认可的施工预算计划用量进行监督、考核,经理不根据考核结果,对项目部材料员和外施队依合同奖罚。这种做法可以划清职责调动各方积极性,减少材料签收与使用中“量”上的漏洞,有利于节约用量、方便施工,创造文明施工。

(3) 械费的成本管理

在预算定额中机械费的组成有:折旧费、大修费、经常维修费、安拆及场外运输费、料动力费、人工费、养路费及车船使用费。在结算时机械费原则上不予调整,因此就需要施工企业与项目部共同参与机械费的管理协调与控制。

首先,从机械设备的购置来说。施工企业应在现有的生产规模和预测近期(三到五年)生产发展规模的基础上统一购置大中型机械设备,以租赁的形式配给各项目部,同时了解各项目部机械设备的利用现状,通过企业在各项目部之间调配使机械的有效利用率达到最高限度。

第二,从施工项目组织方案来说。项目部编制施工方案时,必须在满足质量、工期的前提下,力求使用机械配备最少和机械使用时间最短;同时通过施工现场的合理布局和各个工序的合理交叉安排来提高进场机械的综合利用率。

第三,从使用费用上来说。机械使用费由可变费用和不可变费用构成。其中不可变费用包括基本折旧费、大修费、安装拆卸费及进出场等规定费用;可变费用包括工资、津贴、燃料费、养路费、运管费等。不可变成本应按照有关法规级和上级的有关规定如数上缴,但可变费用则可控制:养路费、车船使用税等地方部门征收的费用,应结合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尽量采用地方和甲方合同有关的条款的优惠政策,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尽量少交或补交。燃料和附属油料要购进符合要求得油料,认准品牌、规格,控制质量、数量,如果用量大要尽可能采用批量和批发购买的形式,同时要正确使用,严格控制,杜绝浪费。

2、质量成本管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好的建筑物是无言的广告,然而很多施工企业为谋求高的利润而使用劣质不合格的材料,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导致工程发生事故。这不仅仅有损企业的形象,更是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害。因而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者应深刻理解质量与成本的关系,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避免因工程质量而带来的损失。

质量成本分四类:一是施工项目内部故障成本,如返工、停工、降级复检等引起的费用,这一类费用是非正常费用,应当减少,并追究造成该费用发生当事人的责任;二是外部故障成本,如保修,索赔等引起的费用,这一类费用的发生要注意施工过程中的签证,会同监理、业主共同处理探讨并作详细的施工记录以便索赔和反索赔;三是质量检验费用,该项费用是不可避免会发生的,应按有关规定办理;四是质量预防费用,对事故要做好预防措施以免事故发生时不知从哪儿出这笔资金,转事后控制为事前控制。

3、工期成本的管理

项目部为实现工期目或合同目标,有时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班、增加机械化施工等及因为工期未完而引起的业主索赔。在合同中会对工期有明确的限制,并对提前完成进行奖励推迟完成进行罚款。建设施工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因此除必须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外,还应当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情况进行记录签证,预防工期索赔和反索赔。

4、不可预见成本的管理

不可预见成本是指施工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除生产成本、工期成本、质量成本之外的成本,诸如施工扰民费、资金占用费、人员伤亡等安全事故损失费、政府部门的罚款等。该项成本的管理应放在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加强施工现场人员的组织纪律的管理,做到文明安全施工,和周围的居民搞好关系,如为了防止工人被砸伤,应明文规定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不得穿拖鞋进入工地,工地应保持整洁。该项成本可发生也可不发生,应尽量控制其不发生。

工程管理属于什么专业

工程管理专业是新兴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性学科。该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等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工程管理系下设工程管理专业,授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未来能够在国内外工程建设和房地产领域从事项目决策、项目投资与融资、项目全过程管理和经营管理。早些时候,国际上诸所大学院所中开设工程管理这门专业的也是寥寥无几,只是侧重于某些重点方面进行专门的专业教育,如土木工程管理专业和信息工程管理专业等等。
在80年代初期我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目录表中尚未出现这门专业,只是列举了像管理工程专业等类似相关的专业科目名称。直到90年代初期,根据国家教委关于院系专业科目合并调整的指示精神,在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目录中才出现工程管理这一新兴的、综合的专业科目。
我国工程管理专业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一批50年代留学前苏联的工程经济专家与50年代前留学英美的工程经济专家在我国开设的技术经济学科,该阶段主要研究的是项目和技术活动的经济分析,如项目评价与可行性分析。1979年国内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在内的11所院校开办了管理工程专业,1980年华中工学院(现已经并入华中科技大学)开始招收物资管理工程本科生,1981年哈尔滨建筑大学招收了建筑管理工程,此后相继开设房地产经营管理、国际工程管理等专业。我国高校本科专业先后经过1963年、1989年、1993年及1998年四次修订,对原有相关专业包括建筑管理工程、基本建设管理工程、管理工程(建筑管理工程方向)、房地产经营管理、涉外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国际工程管理等专业整合成工程管理,于1998年正式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专业。
国内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著名院校之一的重庆大学,其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Faculty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Real Estate)的前身是创立于1981年2月的“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管理工程系”,是我国最早创办建筑管理工程专业(现工程管理专业)的院系之一,1994年更名为“重庆建筑大学管理工程学院”, 新重庆大学成立后,更名为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工程管理专业

③ 项目成本管理

项目成本管理(project cost management):承包人为使项目成本控制在计划目标之内所作的预测、计划、控制、调整、核算、分析和考核等管理工作。 项目成本管理就是要确保在批准的预算内完成项目,具体项目要依靠制定成本管理计划、成本估算、成本预算、成本控制四个过程来完成。 项目成本管理是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为确保项目在以批准的成本预算内尽可能好的完成而对所需的各个过程进行管理。
即利用WBS方法,先把项目任务进行合理的细分,分到可以确认的程度,如某种材料,某种设备,某一活动单元等。然后估算每个WBS要素的费用。采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条件或先决步骤是:
①对项目需求作出一个完整的限定。
②制定完成任务所必需的逻辑步骤。
③编制WBS表。
项目需求的完整限定应包括工作报告书、规格书以及总进度表。工作报告书是指实施项目所需的各项工作的叙述性说明,它应确认必须达到的目标。如果有资金等限制,该信息也应包括在内。规格书是对工时、设备以及材料标价的根据。它应该能使项目人员和用户了解工时、设备以及材料估价的依据。总进度表应明确项目实施的主要阶段和分界点,其中应包括长期定货、原型试验、设计评审会议以及其他任何关键的决策点。如果可能,用来指导成本估算的总进度表应含有项目开始和结束的日历时间。
一旦项目需求被勾划出来,就应制定完成任务所必需的逻辑步骤。在现代大型复杂项目中,通常是用箭头图来表明项目任务的逻辑程序,并以此作为下一步绘制CPM或PERT图以及WBS表的根据。
编制WBS表的最简单方法是依据箭头图。把箭头图上的每一项活动当作一项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再描绘分工作任务。
进度表和WBS表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成本估算了。在大型项目中,成本估算的结果最后应以下述的报告形式表述出来:
①对每个WBS要素的详细费用估算。还应有一个各项分工作、分任务的费用汇总表,以及项目和整个计划的累积报表。
②每个部门的计划工时曲线。如果部门工时曲线含有"峰"和"谷",应考虑对进度表作若干改变,以得到工时的均衡性。
③逐月的工时费用总结。以便项目费用必须削减时,项目负责人能够利用此表和工时曲线作权衡性研究。
④逐年费用分配表。此表以WBS要素来划分,表明每年(或每季度)所需费用。此表实质上是每项活动的项目现金流量的总结。
⑤原料及支出预测,它表明供货商的供货时间、支付方式、承担义务以及支付原料的现金流量等。
采用这种方法估算成本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工作量较大,所以只计算本身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费用。但这种方法的准确度较高,用这种方法作出的这些报表不仅仅是成本估算的表述,还可以用来作为项目控制的依据。最高管理层则可以用这些报表来选择和批准项目,评定项目的优先性。 以上介绍了三种成本估算的方法。除此之外,在实践中还可将几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例如,对项目的主要部分进行详细估算,其他部分则按过去的经验或用因素估算法进行估算。
基于预算的目标成本控制方法
在国内企业中间,采取严格的预算管理的企业并不多见。尽管一些企业管理者从各种渠道了解到实行预算管理的种种好处,因而每到年底,他们总会要求财务部门,或者是销售部门,或者是"总经办"这样的部门去为来年做一份预算。然而,由于大家都对怎样做预算一知半解,企业平时又没有积累起做预算所需要的各种数据,以及做预算所需要相应的组织环境,加上时间十分紧迫(通常他们会要求有关人员在1-7天内完成)和其它一些原因,他们做出的预算,其实只是做预算者在揣摸领导意图后拿出的一个来年的花钱的计划。而且做这个计划的人通常明明知道这个花钱计划只是做一做,满足老板当前的要求而已。在大多数企业中,很少有人认为预算会是有用的,不是指预算从理论上讲无用,而是在他们的企业没有用。
人们普遍确信的是,"计划没有变化快"。"计划没有变化快",这是句话可以作多样理解的话。一种理解是,老板自己不会按照他要求做出的预算执行,预算做得再好也没有用。一种理解是,我们的企业根本就做不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预算。还有一种理解是,人际关系太复杂、当家的人太多,即便老板要坚持按预算办事,也不定那一天就有一人物把他破坏了。可能还有一种解释是,环境因素变化太快,企业发展的变数太多,根本就无法预测两三个月以后的事,所以预算做不出来,做了也一定会不实用。
但是,国外成功企业的经验显示,预算管理是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所谓预算,通俗的讲就是,事前确定好明天花多少钱?哪里花钱?谁来花钱?怎么花钱?谁来控制花钱?要回答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对全盘有把握,而且知道资金从哪里带来(并保证能得到这笔资金),以及知道各种需要购进的东西的未来价格走势。因为是按计划来花钱,自然就不会乱花钱、花冤枉钱。为什么说按事前的计划花钱就不会花冤枉钱呢?因为计划通常是事前经过在各部门的共同参与下,反复讨论协商出来的。
当然,正如世界上没有绝对好的东西一样。基于预算的目标成本控制方法。也并非百分之百好用,因为总有一些事情是无法预计的。但这不能否定预算管理的无效,预算一旦执行以后,也不是铁板一块,必要的时候是可以作适当调整的。最重要的是,有预算管理一定会比没有预算管理好。
基于标杆的目标成本控制方法
所谓标杆,就是样板,就是别人在某些方面做得比自己好,所以要以别人为楷模来做,甚至比别人做得还要好,或说别人做到了那样的效果,所以我也要求自己达到甚至超过那样的效果。
这里的"别人"有三层意思:
其一,它可以是别的企业。当一个企业在某些方面做到某种较好程度时,通常就会有一批企业起而效仿它,比如A汽车制造厂由于采用某种新的工艺,促其每台车的生产成本降低了1%,因此众多的汽车生产企业也纷纷采取这种工艺。又比如,某企业的人均贡献率达到了某种水平,于是一家企业开始研究它是如何达到那个水平的,当这家企业确信自己找到答案时,它便以那家企业为目标,采取措施(不一定跟那个企业的做法一模一样)试图取得同样的人均贡献率,甚至更高的人均贡献率。以其他企业为标杆,其学习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通过一定的媒介(电视、报纸、期刊、书籍、网络、管理顾问)知道某个企业在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做得比自己好,因而决意学习它。二是,到那家企业参观学习或由那家企业的人员当面介绍,因而决意学习它。三是,在那家企业工作过的人员带来了那家企业的经验,在本企业推广它。
其二,以自身企业过去的某些绩效为标准来作为未来的目标予以控制。比如,在本企业的历史上,最高的人均利润贡献额为50000元,或者销售费用率仅为8%,于是决意在下一年度以此为目标来予以控制。这一点与基于历史数据的目标成本控制方法是基本一致的。
其三,是以本企业的某个部门或某个人创造的某项纪录为目标,要来其他部门或其他人以此为标杆,并力争超越他。比如,某部门连续三个月创造了人均办公用品费用不超过10元的纪录,经分析认为,全公司的其它部门如果努力控制办公用品使用,也能达到这个效果,于是便在全公司倡导或强制性地执行以那个部门的这一结果为标准,来实施降低办用品费用的计划。又比如,某位计件工当月创造了一项较高的生产记录,公司便号召其他人向他学习,也是一种标杆式的管理方法。
基于市场需求的目标成本控制方法
基于市场需求的目标控制方法(我有时也把它称为"基于决策层意志的成本控制法",因为这种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决策者的意志将起主导作用)。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基于市场需求的目标成本控制方法的操作案例。
某公司计划开发生产一种新产品――A型涂料,公司技术人员经过攻关,终于研制出了这种涂料的配方。生产这种涂料需要用清铅粉、黑铅粉、粘土和糖浆四种原料,它们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5%、45%、14%和6%。该公司通过市场调查发现,该类型涂料具有竞争性的市场价格0.50美元/公斤,公司确定的产品种产投放市场后的目标毛利为0.25美元/公斤。这样一来,A型涂料的目标成本即为0.25美元/公斤(0.50美元/公斤-0.25美元/公斤)。然而该公司通过市场调查得知:上述四种原料的成本分别为0.45美元/公斤、0.18美元公斤、0.15美元/公斤和1.00美元/公斤。据此,A型涂料的成本为:0.45×35%+0.18×45%+0.05×14%+1×6%=0.31美元/公斤。也就是说,这个设计方案虽然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其成本却达不到目标成本的要求。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成本,该公司科技人员决定对A型涂料现有的配方进行重新研究调整,以便达到成本目标。通过运用价值工程的原理,他们发现A型涂料耐高温性能有些过剩,而悬浮稳定性却略显不足。为此,科技人员决定在保证A型涂料必要的功能的前提下改进配方。新配方只用清铅粉、黑铅粉和膨润土三种原料,它们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5%、80%和5%,而膨润土的成本仅为0.09美元/公斤。这样新的A型涂料配方的成本为:0.45×15%+0.18×80%+0.09×5%=0.27美元/公斤。新配方的成本达到目标成本的要求,可以正式投产。
这一方法已经被众多的企业所采用,即实践证明它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控制成本的手段。最初,这种方法可能是某企业迫于竞争的无奈而创造出来的。但是,实际上在竞争并不激烈的产业中,推行此方法依然可以获得奇特的管理效果。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有时候看似不能达到的目标,如果有一个强权者一定要让人们达到它,它有时还真得能够如愿以偿。许多企业往往并不知道自己企业是否存在降低成本的空间,采取这种方法,有时可以把海绵中所有的水都拧干。
基于价值分析的成本控制方法
一些优秀的制造业中的大企业都使用了这种方法。这类企业往往设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负责"降低成本",他们分析现有的工作、事项、材料、工艺、标准,通过分析他们的价值并寻找相应的替代方案,可以相应地降低成本。比如,某企业的成本管理人员经过认真分析,发现将企业内的保洁工作外包给公司以外的专业保洁公司完成,比企业自己养清洁工成本更低,于是提出议案,公司领导看后认为可以,于是就把公司的保洁工作委托给了一家专业保洁公司。
这种方法在先进的公司使用是经常的和制度化的,即企业设有专门的人员(通常是工程师)以此为工作职责。但是,几乎所有的公司看似或多或少地使用了这种方法,而其实做得并不专业。具体分析会发现两种情况:一是,一些企业所进行的价值分析实际上是学另外的企业的经验。比如,听到或看到某企业将保洁工作实现外包,降低了保洁和管理成本,于是也来采取外包保洁的管理办法。这实际上是在运用标杆,而不是独立的价值分析的过程和结果。其二,一些企业经常也会特地对某些工作、事项、业务、流程等进行价值分析,并且有时也可能找出一个良好的替代方案,以及实行的效果的确比较理想。然而,这种价值分析的过程更多的是因为某些重要人物心血来潮时的行为。
基于经验的成本管理方法
这是一种最为基础的和较低级别的,但是应用最为普遍,在一定的条件下效果也是十分好的一种成本控制法。大多数企业的成本管理都是由此开始的,而其他每一种成本控制方法的最底层部分其实都是由此构成的。
它是管理者借助过去的经验来现实对管理对象进行控制,从而追求较高的质量、效率和避免或减少浪费的过程。比如说,经验告诉我们,在采购的过程中,"货比三家、反复招标、尽量杀价",可以降低采购成本,于是管理者就要求他们的下属在采购时"货比三家、反复招标、尽量杀价"。又比如,经验告诫我们,对外采购的过程中,如果缺少必要的监督机制,有的采购人员就可能产生自私行为,从而导致企业损失,于是大量的企业常常不惜牺牲效率和成本设置"关卡"来防止采购人员的自私行为。还比如,人们注意到只要对员工盯紧一点,员工的工作效率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于是企业普遍十分强调对员工行为的监督。
毫无疑问,基于经验的成本管理方法有时是最有效用的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和控制成本的措施。一个从最基层销售员干起,一直干到营销副总经理职务的管理者,他所管理的销售人员,一般较少有机会犯直接蓄意损害企业利益的错误。然而,经验有时是也是不可靠的。一位企业总经理过去管理文化层次较低的工作人员的经验告诉他,加强对犯错员工的处罚可能减少员工犯错,从而减少或避免企业的损失,然而如果他管理的工作人员文化层次较高,且都是独生子女一代,那么他的这一经验可能不但不管用,甚至走向反面。
基于经验的成本管理法有时并不管用,一般出于两点原因:一是,经验带有严重的个人色彩,当变化的环境问题超过经验的范围时,经验可能失去效用。二是,经验往往是"就事论事"的,不是系统思维的结果,因此经验在实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系统性消极后果,即对具体的对象而言它们有助于控制甚至降低成本,但就总体而言它们则可能无助于控制成本,甚至造成系统性成本上升,此外,实施经验化的成本管理,可能在未来留下历史的阴影。
希望能帮助到你,千万别忘记点击采纳答案和顶一下哦。

④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成本,是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为获取和完成工程所支付的一切代价,即广义的建筑成本。在项目管理中,我们更多接触的是狭义建筑成本的概念,即在项目施工现场所耗费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现场其他直接费及项目经理为组织工程施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之和。狭义建筑成本,将成本的发生范围局限在某一项目范围内,不包括建筑企业期间经营费用、利润和税金,是项目经理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的主要内容。
确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项目责任成本,是做好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基础。工程中标后,企业应立即组织项目评估部门和项目部的有关人员对项目进行总体评估,测算并确定项目的责任成本、上交费用和目标利润指标。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责任成本的编制依据。一般包括:①招投标文件;②企业与业主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③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或现场实际勘测工程量;④科学合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⑤材料市场调查价或业主供应价,经过分析测算的企业内部机械台班单价和工日单价;⑥企业内部适用的工料机施工定额、间接费取费率。没有施工定额的,按照预算定额和企业内部确定的各类降耗标准计算。
2.测算项目责任成本。根据工程量清单和分析确定的工料机单价及工程队间接费取费率,按照预算定额工作内容规定的工程细目分别编制责任成本预算单价,划分工、料、机、间接费费用项目,测算单项工程责任成本;根据施工组织方案、工期、项目部编制定员、项目合同价等情况,测算项目施工调迁费、临时设施费、项目部间接费、项目息工期间职工工资、项目应缴税费和预计发生的其他费用。
3.根据上述资料确定项目责任成本,依据合同价,确定项目上交费用和利润指标。企业与项目部签订经济责任书,明确项目部及项目经理的经济责任。责任成本预算单价、工料机责任单价等资料构成经济责任书的组成部分,作为企业对项目部进行责任成本过程控制、监督、考核的依据,并作为项目部对工程队和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计价的依据,未经企业批准,项目部不得突破。
4.项目部及工程队应根据可控性原则,对责任成本进行层层分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细化到分项工程、费用项目、数量、单价、费用指标、每一工班、每一工序、每一责任人,层层签订经济责任书,为今后结算、考核、奖惩打下基础。
2.2加强建筑项目成本管理的目标
加强责任成本管理的过程监控,是保证目标成本实现的关键。责任成本管理的关键是抓好成本形成过程的控制。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和监督各项成本支出,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使成本支出始终置于受控状态,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1、抓好四项费用的过程控制
(1).人工费控制:实行责任成本人工费与成本节超相结合的双控办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成本节约增加人工费,成本超支扣减人工费,实施成本否决。建立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激励机制,激发职工学习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强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实施成本否决,实现责任成本目标,增加职工收入。
(2).材料费控制:材料费一般占工程直接费的60%,是项目责任成本控制的关键,必须加强材料的计划、采购、验收、领用、消耗等各环节的管理。一是深入了解市场行情,掌握市场动态,货比多家,比质量、比价格、比服务,依据施工计划,制定最佳采购计划;二是对用量大、规格单一的大宗物资实行招标采购,集中供应;三是对砂、石等材料实行限价限量采购,由项目部和施工队共同控制;四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就地开采,自行组织生产,降低材料成本;五是实行限额发料、配比领料制度;六是加强对分包工程材料的管理,严禁只供不管,监督供应分包单位材料的使用,避免材料倒买倒卖,以次充优,造成质量事故;七是加强材料核算,定期清查盘点,真实反映材料的采购、验收、发出、消耗和库存情况。
(3).机械使用费的控制:①严格控制新购设备。机械化程度的高低是施工企业实力的标志,但也不能盲目投入,避免企业陷入“不购设备等死,购置设备找死”的境地。坚持采取内部调剂、外部租赁、集资购置、民工自带等多种形式解决设备不足的问题,对价格高、利用率低、专用性强的设备,坚决采取租赁的办法。②对现有设备勤维护、勤保养,提高设备的出勤率、完好率和利用率。③实行单机单车核算,将台班产量、耗用台班量、台班耗费和司机工资挂钩,降低油料费和维修费。④对大中修设备进行技术评估监控,控制修理费用开支。⑤定期检查折旧费计提情况,防止不提或少提折旧,造成虚盈实亏。
(4).间接费控制: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部,严格定编、定岗、定员,减少管理服务人员费用开支;对办公费、通讯费、差旅费等实行指标控制,无法进行指标控制的费用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
2、加强分包队和分包工程的管理
分包队是弥补施工企业资源不足,实现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补充力量。选好用好分包队,充分发挥其“招之即来,完工即退,灵活机动”的优势,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施工企业要严格按照“资格预审、评议对比、民主决策、上级审批”的原则,选用“三证”(资质证、营业执照、安全认可证)齐全,有业绩、有能力、有资金的分包队伍。分包工程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合同规定,严格禁止工程转包和非法分包。使用分包队必须严格坚持“先签合同后施工”的原则,并按合同价的一定比例收取履约保证金。严格按合同约定和工程进度计价,按计价和合同分阶段拨款,严禁超计价拨款。施工企业对分包队伍的管理要和内部队伍一样对待,严禁以包代管,包而不管,预防发生质量事故。
3、完善计价办法,及时进行验工计价、工程决算和内部审计
项目部应建立健全验工计价管理办法,堵塞验工计价漏洞。对分包队计价必须实行技术、质检、计划、物资及项目经理签批制度,防止出现质量不合格、错算、超计价现象。项目部应与分包单位签订单价承包合同,一般不得签订总价合同,并且不得突破上级核定的责任成本单价。建立健全计价台账,以分包队实际完成工程量按期计价,不得以设计工程量或业主签订的工程量计价。调增责任成本单价必须报上级审批,项目部无权私自调整。不论业主是否计价,项目部必须按月对施工队计价;工程完工后,不论业主是否搞决算,项目部必须立即对施工队进行决算。企业审计部门及时对完工项目进行竣工审计,对业主拖延搞决算的项目,可采取决算前和决算后二次审计办法。工程决算审计后,未经上级批准,项目部不得私自增加施工队计价,否则按超拨款处理。通过此种办法,可加强内部控制,及时扎住成本开支出口,堵塞漏洞,防止开支混乱
4、加强科技攻关,向科技要效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目前,施工企业依靠内部挖潜降耗增效的空间越来越小,只有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吸引科技人才,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通过加强与科研院所联系,共享科技资源,科学制定施工方案,优化施工工艺,合理配置生产要素,降低工程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⑤ 工程成本管理的工程成本管理的意义

工程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企业整个经营过程,是衡量企业生产耗费和供给的尺度,是决定价格的基础;加强工程成本管理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要想在强手如林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近期求生存、长期谋发展的目标, 就必须强化成本管理,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工程成本体现了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应变力、开拓力的关键。

⑥ 请问想做工程成本控制的要注意哪些

注意以下几点:
1 采用科学、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项目施工方案不同,工期就会不同,所需机器、工具也不同。因此,施工方案的优化选择是施工企业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途径。施工方案是否先进、合理不仅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也必然会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和工程项目的利润。施工项目有多个方案,其中只有一个最优方案。按照最优方案施工可以降低成本、加快进度、保证质量和安全,实现工程项目投入少产出最大、提高经济效益。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除了应组织专家对投标文件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外,还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施工方案做比选,工程项目施工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有一个施工方案比选问题,应用价值工程等方法通过不断地对项目做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努力挖掘节约工程投资的潜力,从而达到控制工程成本,获取更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比如,每个工程项目建点初期,都要涉及临时设施搭建问题,对临时设施可以采取自建、租用、自建与租用相结合等方案,每个方案成本投入是不同的。对工期较长、人力较多的项目,一般以自建为主,对工期较短、人力很少的项目,则以租用为主。在施工机械和设备的选择上,更需要有一个方案比选问题,机械费用比例很大,购买或租赁要经过充分论证。
2 人工费控制
人工费在建筑产品成本中约占10%~20%,并且随劳动力市场价格变化而变化[2]。对施工期间所需发生的人工费进行控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降低施工成本首先要真正在人的思想上牢固树立起成本意识的概念。虽然降低施工成本的重点不在人而在于物,但是如果施工人员素质低、成本概念模糊或淡薄,那么,观念上的落后必然导致行动的错位,劳动生产率低下,最终会使效益白白地流失。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动员施工企业全体员工树立竞争意识,转变观念,才能为企业做好成本控制工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其次,依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网络计划的施工进度安排,月初依据工序要求合理做出用工计划数量,并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零星用工按一定比例(一般为5%~10%)一起包给领工员或班组,进行包干控制,结合市场人工单价计算出本月的人工费控制指标。
最后,从用工数量方面进行成本控制:在施工过程中依据工程分部分项内容,对每天用工数量连续记录,完成一个分项工程后,与清单报价中的用工数量进行对比,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控制指标加以修正。每月完成几个工程分项后都同清单报价中的用工数量对比,考核控制指标完成情况。通过这种控制对比节约用工数量,就意味着降低人工费支出,增加了相应的效益。
3 材料费控制
材料费一般占全部工程项目成本的65%~75%,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3]。材料费控制包括材料订购、材料价格和材料用量控制三个方面内容。
材料订购方面,应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比如按照价值工程理论采用ABC分析法将公司的所有材料成本按金额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分为ABC三大类,A类进行重点控制,B类实行一般控制,而C类只需采取简单的控制方法即可。不同类型材料采用不同的采购原则、领料制度。
材料价格控制包括买价控制、运费控制。①买价控制:“市场形成价格”这一理论要求我们正确对待价格信息。作为施工方,为了控制工程成本,应主动走向市场,了解市场,了解、比较多家材料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价格,筛选出几家质优、价廉的材料、设备供应商,并与这些供应商建立长期的联系,及时了解材料、设备的价格变化情况;同时也应适时掌握周边商家的材料、设备价格情况。从而能较好的控制材料、设备的质量和价格,降低工程造价。②运费控制:合理组织运输,尽可能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降低运输成本。
材料用量的控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费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各班组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②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二次搬运,降低堆放、仓储损耗;杜绝没有收人的支出,把返工损失降到最低限度。③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④在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力求用价格低的材料代替价格高的材料;⑤认真计量验收。坚持余料回收,降低料耗水平。
4 机械费控制
机械使用费在建筑产品成本中约占5%~8%,机械费控制指标,主要是根据工程量清单报价数量参考定额计算出各类机械的使用台班数。要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进行内部合理调度,力求提高机械利用率。在设备选型配套中,注意一机多用,减少设备维修养护人员的数量和设备零星配件的费用。同时,施工机械的完好率和施工机械的工作效率直接关系到机械费的高低。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每天的工作日记录,采用了什么机械,用了多长时间,在此期间是否存在维修等。如存在现场停电超过合同规定的时间,最好当天同业主作好现场签证记录,月初依据计划量进行控制,月末应把实际使用台班数同控制台班数进行对比。分析发生的原因,制定出相应对策,以降低各项费用。
5 组织连续、均衡有节奏的施工,合理使用资源,降低工期成本
制定合理工期是控制施工项目成本的关键。在合理工期下,项目成本支出较低。工期比合理工期提前或拖后都意味着工程成本的提高。影响进度和工期的因素很多,如人为因素、技术因素、材料和设备因素、气候因素、环境因素等。为了使这些因素转化为对进度工期有利因素,所采取的一些技术措施又势必对质量、成本产生影响。因此,在安排工期时,要注意处理工期与质量、成本的辩证统一关系,组织连续、均衡有节奏的施工,以求在合理使用资源的前提下,保证工期,降低成本。
6 精简项目机构、合理配置项目部成员、降低间接成本
首先,项目机构的设置要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工程难易程度等因素,按照组织设计原则,因事设职,因职选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其次,应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其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到施工现场管理费用高低,而且影响到施工项目直接费的高低和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基于目前市场经济的要求,应注重对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以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着重解决好施工管理人员成本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问题。
最后,节约管理费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预算指标,对每笔开支严格执行审批手续,提高预算人员的综合素质,作到高效精干,采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对办公费用的管理,从节约一张纸,减少每次通话时间等方面抓起,使管理费用降到最低。
7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现场管理是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场管理优化水平,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综合表现。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内抓现场,外抓市场,以市场促现场,用现场保市场,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优化现场管理[4]
优化现场管理必须遵循经济效益原则、科学合理原则和标准化规范化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和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最终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8 加强质量管理,控制施工质量成本
项目成本与其产品的质量水平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质量成本包括控制成本和故障成本两个主要方面。控制成本属于质量保证费用,与质量水平成正比关系;故障成本属于损失性费用,与质量水平成反比关系。应该以工程承包合同为标准,确定适宜的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定的越高,相应的质量标准也要高,投入也要增大。除树立品牌、扩大知名度工程以外,要仔细研究承包合同的质量要求,恰当把握准合同要求的临界点。
9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项目部要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积极预防和避免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对安全事故的多发区域时刻监控,减少或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要严格执行奖罚制度,使全体员工树立起清醒的安全意识,从源头上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安全工作越好、处理安全事故支出的费用就越少,施工所受的干扰也就越小,因而费用支出也越少。否则,如出现重大安全事故,不但给国家、集体和个人带来重大的损失,也影响工人的施工情绪,导致劳动生产率下降,施工进度势必受到影响,从而加大施工成本,施工安全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成本。
10 严格合同管理,控制合同变更
项目施工合同管理的时间范围应从合同谈判开始,至保修日结束止,尤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抓好合同管理的攻与守,攻意味着在合同执行期间密切注意我方履行合同的进展效果,以防止被对方索赔。在合同签订后,要做好合同文件的管理工作,合同及补充合同协议及经常性的工地会议纪要、工作联系单等作为合同内容的一种延伸和解释,必须完整保存,同时建立技术档案,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动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积极主动措施。
11 加强现场工程量签证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现场签证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许多工程由于现场签证的不严肃,引起工程成本失控,这方面的教训是非常多的。据统计,由于工程量签证问题所引起的工程结算价的上升幅度可达15%~25%,个别的甚至更高。严格现场签证管理,要求工程技术人员与工程经济人员相配合,不仅做到“随做随签”,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要严格四方签证制度。所有的现场签证必须经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代表、业主代表四方共同签字方为有效。②有条件的业主可以指派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员常驻施工现场,随时掌握、控制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进行跟踪费用控制。签证必须达到量化要求,工程签证单上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字母都必须清晰。如阀门J41W-1.6P-DN100与J41W-1.6-DN100只是一个字母之差,材料价格则相差十倍以上。③签证内容必须与实际相符。要加强现场工程管理人员经济观点及思想素质教育,要求他们不仅要懂得设计、施工技术,还要具备工程经济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作风,在抓好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监督的同时,充分重视节约工程成本的重要性。④签证的范围应正确。现场工程管理人员必须认真阅读招标文件及投标文件,明确招投标范围,切勿盲目签证。

⑦ 如何实现高效的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

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当中,成本管理是工程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而如何在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工程项目工期的基础上有效降低工程项目成本投入,则是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者必须关注与探索的重要问题。

工程行业的项目成本管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使用专业的项目成本管理软件

人工进行项目成本管理的制约因素太多,如沟通困难、协同不到位;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管理者无法掌握一手的数据信息;管理责任制无法推行,成本管理落实不到位等等。1m筑造EDM是以项目为核心的业务财务一体化管理软件,可以准确监控项目工程中发生的每一个环节,在保障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下严控项目成本。

二、转变成本管理观念

企业管理者应当从根本上意识到成本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转变成本管理观念,积极地引进先进的成本管理经验和方法,并且根据企业自身发展和工程项目施工的具体情况,设计合理的成本管理方案。对于企业内的员工,要加强成本管理的宣传与教育,让成本管理成为全体员工工作的一部分,推行全员成本控制方案。

三、明确成本管理的权力与责任

企业应当设置专门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岗位,并且明确该岗位的监督与管理的权限,同时要对企业的各个部门的成本控制责任进行相应的要求。成本管理人员通过对不同的部门的工作进行成本管理方面的考核,审核其是否在施工的过程中积极做好了成本管理工作,是否将成本支出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对于那些表现积极的部门和员工进行相应的奖励,对于成本控制不到位的要给予相应的惩罚。

四、在施工全程做好成本动态管理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成本的支出是贯穿全程的,因此企业也必须保证成本管理的全程有效性。在项目的筹划阶段,应当进行合理的施工设计,尽可能地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为企业节约成本。在施工环节,要通过合理的施工人员分配、机械设备使用方案等,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支出。项目竣工时,要及时地将工程结算结果反馈给财务部门。并且要做好成本风险的预防与控制,一旦出现超出预算的情况,要及时调整施工策略,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

⑧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

对“我”的描述不清楚,你是项目部和公司还是挂靠和公司的关系?
抛砖引玉,做个记号。
1、资金运转方面,工程款回收周期长,导致成本增加
2、工程经济部来摸底的时候,在项目周转器材多考虑点,如钢管损耗加大,新购置的方木在本项目尽量多摊销,把项目成本做的非常难看
3、一般人工费都是都是赔钱的,多强调一下人工涨价,如何如何赔钱了

补充:这好办,让工地负责造价的,找投标书的毛病;比如某项市场价多少,报价多少,赔了多少钱等等,对挣钱的项目视而不见,合计起来就是一笔不少的数字没有数据来说话,是很难过关的。当然找毛病的时候要照顾投标哥们的脸面,多强调客观因素,如涨价了,变更了等等,否则那些哥们较真起来也够你喝一壶的;中国历来都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多哭哭穷肯定是有效果的

⑨ 做好建筑工程成本管理

1、从成本管理源头进行控制。
实施要点:应在协议中明确约定,按照施工进度与结算同期、同比例付款,以规避合同风险,对材料款、人工费、机械费支付履行资金计划审批程序,严格程序管理,杜绝付款比例失调。
2、项目实施阶段的成本管理
实施要点:加强施工现场协调工作,优化施工组织设计,避免出现因施工计划不同和盲目调度造成窝工、机械利用率降低、材料积压等增加成本的现象。项目开工前项目部应积极组织开展设计联络与对接,通过设计对接工作,使设计向着有利于施工、方便施工并使出图进度、图纸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特别是出图顺序与项目施工进度安排相匹配,避免逆工序的出现,同时减少因设计可能反复、变更等所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3、项目后期的成本管理
实施要点:精心安排收尾工程,及时交付生产。项目后期,应坚持集中主要施工技术力量,积极处理由于不同原因所造成的施工尾项。主动、高效的做好项目收尾工作,保证实物交接的同时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与工程成本管理作为独立的专业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苏州假山景观设计工程 浏览:862
哈尔滨工程造价招聘 浏览:937
建筑工程土建劳务分包 浏览:632
道路监理工程师 浏览:476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在本校吗 浏览:370
河北工程大学保研率多少 浏览:287
有学质量工程师的书吗 浏览:479
康乐县建筑工程公司 浏览:569
助理工程师二级 浏览:872
注册安全工程师初级考试时间 浏览:90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题研究 浏览:881
工程造价图纸建模 浏览:888
辽宁恒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浏览:93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工程项目 浏览:737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兴趣爱好 浏览:316
密歇根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 浏览:388
广西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 浏览:31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考研参考书目 浏览:858
有线电视工程建设管理条例 浏览:270
云南工程监理公司排名 浏览:673